本篇文章3582字,读完约9分钟

> 石油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品覆盖面广,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它在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和确保国防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石油化工总会会长李寿生指出,改革开放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未来从石化大国向强国跨越的重要动力。

改革的道路充满荆棘。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正在利用改革开放的东风进行改革-& mdash;发展& mdash在改革的螺旋式升级过程中,我们坚持了最初的原则,坚持了下来。我们不仅实现了原油的完全自给自足,还出口了大量原油,“把一个石油穷国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建设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支柱。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我们必须改革开放。如果我们不改革开放,我们就会死。”

石油和化学工业与国民经济和民生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但也与国家总体战略紧密相连。1978年秋,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参观完日本和新加坡的汽车电器企业后发表了题为《关于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在研究金融和经济问题时,我们应该立足于充分利用外资,善于利用外资。不利用它太糟糕了。”从那时起,他就提出了“我们必须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我们就会死”的重要论断。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历史性转折。此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从1978年到1988年,改革开放阶段集中在分权和利润分享。石油和化学工业率先采取了一次总产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内部活力。二是1989年至1998年的改革阶段,以建立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为核心。通过实施以价格为中心的流通体制改革、大企业重组、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探索试点改革,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第三,从1999年到2012年,我们将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改革的阶段。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了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引进”和“走出去”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四,从2013年至今,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能源行业正面临“四大革命一大合作”,油气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从过去40年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一直遵循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中国油气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善。我们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化工管理体制。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企业充分参与了国际油气资源的配置。规模实力突飞猛进。油气技术进步取得新成就,石油和化工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油石化企业。履行社会和经济责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艰苦奋斗”、“三、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新时代已经形成。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企业正在从传统生产向生产经营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的发现,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亿吨。当时,世界上达到这一规模的国家不超过10个。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原油大国,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1亿吨石油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何利用好1亿吨原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1978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10个大型石化厂的目标。1978年4月19日,国家化学工业部决定任命杨一邦副部长为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党委书记。这一举措为北京石化总厂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些以前需要提交化学工业部局任命的业务基本上可以在石化总厂内部解决。1979年初,北京石化总厂党委上报国家化学工业部和北京市,申请批准将北京石化总厂更名为燕山石化公司。该名称取消了石化联合企业原“北京”的地理限制,其目的是成为一个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的国际企业。燕山石化公司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型企业更名为生产型企业,这是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突破。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为了缓解国家“及时提供援助”和“充分利用1亿吨石油”的财政困难,1981年上半年,一份题为“组织和联盟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的调查报告介绍了上海高桥地区石油和化工企业由于体制分割而无法共享资源的情况。例如,炼油厂、化工厂、化纤厂、合成洗涤剂厂和热电厂由几个系统管理,如石油部、化学工业部、纺织部、轻工业部和电力部。由于原料不能互相补充,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对此,国务院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直接开始工作,取得突破。首先,要解决上海和高桥地区的统一问题,积累经验。然后我们将着手第二和第三个项目。”与此同时,国务院开始讨论对全国石油化工企业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问题。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的39家大中型石化企业应高度联合,切断同一区块的行政领导关系,形成全国最大的石化企业-& mdash;& mdash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穿新鞋,走新路。中国石化自1983年7月12日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上下游、生产、供销、内外贸易一体化的优势。坚持炼油化工大规模、集约化、集成化发展。不断加强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推动了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不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在改革指导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1998年中国石油工业的空前重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大企业能够流动和生存。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企业相对封闭,竞争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远不如世界“百年老店”。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化工的发展必将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当时,世界格局的加速开放促进了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而国家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大型工业集团间的实力竞争。1997年9月23日,时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向国务院副总理提交了设立两大石油石化公司的议案。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在原中石油和中石油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按照“互相关注、互相交叉、保持优势、有序竞争”和“上下游、产销内外一体化”的原则,无偿转让石油勘探、加工和成品油销售企业。1998年7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两大集团公司成立大会上强调,“要尽快理顺集团公司内部的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尽快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1999年7月,中石化开始全面重组和重组其股票市场。中石化的主要业务和高质量资产分别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面对资源瓶颈,中石化大胆实践并率先尝试投入产出承包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积极引进“国外石油”,走出了国家与企业双赢的市场化道路,开创了利用国外资源的新局面。从那以后,市场化基因已经深深地刻在企业发展的身上,引领中石化从一个转折点走向下一个转折点。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改革创新引领石油化工新一轮发展

三十五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石油化工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中石化35年的变革史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领袖的锻造史。这是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石化和中石油跃居前10位。未来10年将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大国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复杂环境,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交织,增长潜力与下行压力并存,改革创新将引领石化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李寿生表示,创新和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未来技术的制高点、终端市场的需求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应作为战略方向,先进的研发目标应与先进的研发方法紧密结合。“这是五个先进的创新和发展战略概念,我们可以向德国、美国和日本学习。”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40年的发展中,思想得到了解放,思想得到了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取得了成就-& hellip;& hellip形成了宏伟、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认识到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认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的难得机遇,认为大型工程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分析了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得出结构调整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结论。

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40年的非凡发展,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智慧和伟大,证明了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记者孟凡军)

出发地:中国工业新闻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传承“石油精神”中国石化创造中国奇迹

地址:http://www.g3gw.com/new/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