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2字,读完约2分钟
云帆高高张挂,昼夜星驰,如果参与他的狂澜,踏上裙裤。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的巨型船队从江苏太仓抛锚,横渡七下西洋,和平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 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也被选定为中国的“航海日”。 国家主席习大大曾经在许多场合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船队留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的千古佳话吗? 这又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奠定了基础吗? 这次“习大大讲的故事”会为你生动起来。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长最繁忙的海峡”。 六个多世纪前,中国航海家郑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多次经过这里,展开了和平之旅。
1405年,郑和率领2.7万余人的巨大舟师从太仓抛锚,云帆高,昼夜繁星密布,拉开了中华民族迈向远洋的序幕。
28年来,郑和船队访问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但他们并不是劫持和掠夺,而是始终礼貌对待所有国家、民族,友好相处。
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 郑和不仅发出了国家间友好的问候,还向当地人传授了建造城堡、驱逐海盗、造船、耕作、畜牧等技术。
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造访爪哇。 郑和见在当地耕作也很依赖人,传授牛耕技法,传授水稻栽培技术和烹饪方法。 船队的随从和当地的女性结婚,在爪哇定居,传达了中华文明和郑和的事迹。
郑和在第四次西洋航行时,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到达肯尼亚马林迪和拉姆群岛,带来了瓷器、丝绸、漆器等货物,通过中非之间的海路贸易。 中国瓷器在当地很受欢迎,曾一度成为财富的象征。
郑和,这位航海史先驱,以智慧为舵,扬起和平的风帆,创造了世界航海业快速发展的里程碑,厚积“一带一路”的文化本色和民心基础,谱写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