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31字,读完约12分钟
“咻,奥利奥……”对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观众来说,每当这首非洲歌词响起,都会出现自己的齐声画面。 曾经,舞蹈演员朱明瑛是在中华大地上表演非洲歌曲的第一人。 她穿着非洲特色的服装,用油彩把裸体皮肤涂成黑色,载歌载舞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1984年除夕,穿着黄色裙子登上春晚舞台,唱着“左手背鸡,右手背鸭子,身体背胖娃娃哦”时,很多观众发现她是个美丽的“媳妇”。 作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史的“异类”,朱明瑛在站上世纪80年代中期艺术生涯的顶峰时,选择急流勇退,背着美国学习现代音乐,探索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回国后从事艺术工作。 回顾过去,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告诉澎情报,“不管这么多年来干什么,祖国和人民都进入我的心里,这是我一成不变的初学者。 》以下是朱明瑛的自述 朱明瑛“在艺术上,我的眼睛永远看不见下面”我出生在沈阳。 据说妈妈家以前是山东蓬莱的。 虽然是汉人,但作为旗手被封在清室里 我2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来北京,不擅长听家人以前的事也不太明白。 但是实际上,我是在党的教育下长大的,没有受到任何家庭的影响 父亲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之洞,算起来我是第五代,本姓张。 前几天,我去河北省南皮县查了地方志,看到了当地政府在张之洞建的纪念馆,古色古香的。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创始人,洋务派,他提出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多或少是我后来从事的志业,冥冥中是偶然的吧 我上小学的是汇丰学校,有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是我的班主任和美术老师,也是我想象力的启蒙老师 接触专业艺术表演,还在1950年代。 有一天,妈妈带着我通过剧场的大众剧场,我偷偷进入后台外面,在化妆室门口挖门缝往里面看,第一次看到演员们在化妆。 回家后请妈妈看里面的公演,第一次看新凤霞的《刘巧儿》,舞台设定相当真实,新凤霞一边演一边唱,印象深刻。 之后,碰巧还有一位老师给我看了“虞美人”的节目。 上面有叶浅预画的舞蹈素描,我有了正式想学跳舞的心情。 20世纪50年代印度电影《两亩之地》和《流浪者》被引进国内,我刚上小学一年级,通过电影院看了电影海报,第一次无知,对印度歌舞艺术有了认识。 放学后,我听到别人的收音机里有印度电影的剪辑,站在人墙下听。 当时在下小雨。 我一直听了两三个小时,还没走。 之后好几年,脑子里有这首旋律,到处找这首歌,最终知道这是电影的插曲,被称为“摇篮曲” 找到唱片一起学习,1980年,我出的第一盘磁带里收录了这首歌。 那时也不懂事理,有缘才会遇到很多艺术家,这些人对我的影响,现在想想是隐含的 妈妈的一个好朋友住在梅兰芳家隔壁。 我小时候跟着院子里的孩子去梅先生家玩。 小梅坐在院子里,笑着看着我们。 他没有和我们说话。 虽然穿着朴素,但其气质、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刚开始唱歌的时候,1980年左右,遇到侯宝林的时候,他说给我做艺术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天分,第二个是聪明的智慧,第三个是努力,不可或缺。 他说我现在有三个条件,但不要有成千上万的骄傲。 另外,你必须继续好好积累自己的曲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的机会增加了,看展览会,看演出,看芭蕾舞,白淑湘老师的《天鹅湖》,都是当时最好的演员。 1985年出国前,我和有名的舞台艺术家陈爱莲跳了《春江花月夜》。 她在跳中国古典舞。 古典舞其实来自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的特色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本身就是载歌载舞。 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 通过这些偶然的一致,我可以和这些大师交叉。 他们的一句话,他们的舞台艺术,人类的处世等对我有什么影响? 在艺术上我的眼睛永远看不见下面,不能成为平凡的艺术家 17岁毕业考试1961年进入中国舞蹈学校 1966年毕业后,加入东方歌舞团,成为舞者 东方歌舞团的“东方”其实是政治概念,不是地域概念,而是指“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三大洲的艺术形式 东方歌舞团是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自倡议,在关怀下设立的,周总理对我们说:“你们不仅是艺术家,也是外交使者。 1962年1月13日,东方歌舞团正式成立那天,陈毅老总亲自跟我们谈话。 他四川口音很重,鼓励国内外观众介绍从中国以前传来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和表现现代中国人民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介绍外国健康优秀的歌舞艺术。 “无论什么时代变化,最先萌生的一定是文艺”1978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1979年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复活了 我听了一个故事,说了医学院的大学生,入学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别人的时间荒废了,他成为了赤脚医生,走了十年的乡下山路给平民免费诊治,“文革”结束后,他在医院各科争斗 这个故事把我的头张开,觉得自己这十年的时间损失太多了,需要找回失去的时间。 那时东方歌舞团刚有恢复的迹象,但舞者在25岁以后不能成为培养的对象。 如果你继续歌舞事业,你必须认真考虑自己能做什么。 那时中国刚恢复英语通信,我在广播里听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朱鑫茂老师的课,所以想办法找到他当了徒弟。 为了练习声乐,我找到了从总政歌舞团调来的岑冰老师 从艺术观念上来说,我认为艺术的感染力就是它的灵魂。 你享受艺术的时候,实际上你的灵魂被它吸入了。 我像刚干的海绵一样,吸收养分,拜访国内各地的老艺人,学习徐玉兰和上海越剧,学习骆玉笙和京韵大鼓,学习红线女和广东粤剧,学习丁宜娥和上海沪剧,和东北艺人两个人旋转……哪里 东方歌舞团的舞者,我当年主要攻击过法拉舞。 东方歌舞团的“歌”在“舞”之前。 我想让歌融入舞蹈,填补东方歌舞团的空白吗? 那时刚接触到外国音乐,没人说能不能唱这些歌,但肯定没人教你唱歌。 我只能自学,静静地学习。 我在宿舍里反复听去非洲采风录音的磁带,标记了所有的发音 后来我去国际广播电台的老师学了斯瓦希里语。 在非洲,超过一亿非洲人说斯瓦希里语。 然后整天进北京语言学院,一看到非洲留学生就去和他们说话了 我也学了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是世界所有语言中最难学习的。 特别是那个发音方法和我们唱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反。 阿拉伯舞蹈非洲舞蹈在东方歌舞团春节晚会的节目审查中,我的毛推荐了准备好的歌 首先唱扎伊尔的歌《祝大家成功》,在场的人们还没有感受到意思,所以我唱了《我心中的痛苦》和《舒奥利奥》。 非洲歌曲本来就很韵律,结合我的舞蹈专业知识,我成为了国内唱非洲歌曲的第一人 当时,在舞台上,我穿着非洲服装,用油彩把皮肤涂成黑色,露出的皮肤都涂成黑色,可以说载歌载舞的形象深入人心。 虽然唱非洲的歌很有名,但是那时我没去过非洲 这件事当时被说了,外国客人们都不相信 什么时候接待外国首脑,我在联欢活动上经常发表符合国家的歌。 日本演员高仓健来中央电视台联欢时,我也穿和服,唱日语歌。 日本民谣一直在说。 作为中国演员,你必须学习自己的国家、民族之歌,而不仅仅是唱外国之歌。 1981年,我有幸被著名作曲家王醉酒邀请,演唱了电影《被爱遗忘的角落》的插曲《角落之歌》。 我当时没有看电影。 导演说要给我引出悲伤的感情。 他给我的方法是想象墓地(笑)…之后我是在大华电影院看电影海报还是自己买票去看的? 听了这集,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那时我以为如果能知道剧本的话,我就能唱得更好 之后唱了《海啊,故乡》。 那是电影《大海呼唤》中的一集。 到了作曲家王立平家,他坐在钢琴旁边,把歌词读了一遍,我哭了。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作曲家对时代的变化很敏感,其实什么时代变化的时候,第一个萌的一定是文艺。 作曲家捕捉时代的气息,他们知道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即使只听到我唱非洲的歌,也敢让我唱电影插曲 我不是专门学习声乐的人。 老师给我一点指导也很有用。 比如上台唱歌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怎么唱。 唱好听的歌的时候怎么唱? 表演是让别人轻松,首先歌唱者自己要轻松,我自己要感到美。 听众感觉不到美 另外,我是北方人,北方人性格开朗,相对容易释放本能,可以开放舞台上的表演 我知道普通工人大多不比专业歌手差。 在基础演出中,我曾经遇到扳手工人,唱歌水平很高,我们劝他转行当歌手,但人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好,唱歌只是业余爱好。 劳动人民的朴素和清爽,也让我从他们那里吸取了很多养分 “出去后去流行文化的‘老巢’”在1984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我一个人继续唱《海啊,故乡》《回家》《莫愁啊,莫愁》,三首都成为当时人口炙手可热的歌曲。 《莫愁啊,莫愁》为了唱出南方水乡女儿的心情,声音轻盈、温婉细腻,作曲家陶思耀让我在南京莫须湖公园转一圈,找到了这种感觉。 当时,海外的中国人爱“莫愁啊,莫愁”,爱“海啊,故乡” 《海啊,故乡》这首歌是寻找歌曲本身的感觉,掌握着这首歌的灵魂。 《回老家》,要唱媳妇滑稽的幽默,与表演融为一体 我学过民族舞蹈,唱歌的时候边唱边跳,还加入了一些北方民间舞蹈的要素。 “回老家”是1985年,通过文化部公费赴美学习现代音乐 老实说,获得名声后放弃这一切并不容易,需要勇气。 我早就想好了。 自己是第一个在国内唱流行歌曲的人,但是因为公众没有演员所谓流行歌曲的完美认知,所以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当时最受欢迎的港台艺人都是向日本学习,日本人还知道向美国学习。 那既然出去了,干脆去流行文化的“老巢”美国,去那里看流行音乐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国家政策过了35岁就不能留学了,我每天和王昆团长软磨硬泡,最终去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留学。 到了美国,先补习英语,课余还听很多歌。 我的年龄比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大,用人的语言学习人的文化,初期很辛苦,我咬着牙下了好几次。 全校3000名学生( 800名外国留学生),我是连续8个学期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唯一学生,各学期的成绩单出来了,我要寄回东方歌舞团。 我经常学翻译,收集一本学习资料 我最后回国之前,收拾了集装箱的行李,光是资料就放了17个纸箱,花了前后三个月海运回国了。 1990年,市政府邀请我回国支持北京亚运会。 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让外国人给中国人跳舞、伴奏、伴奏,消除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这就是当时《艺术家之梦》的朱明瑛独唱音乐会 1992年,我和美国老师们一起回国举办了“92美国现代音乐音乐会”。 我一个人做团长,做翻译,卖票,接受采访,参加演出,忙碌,能把原汁原味的美国现代音乐放回国内演出,是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界的担心。 美国踢踏舞于1995年5月23日,出国十年后,我决定回到祖国 回国前做了两年的调查。 张朝阳是在波士顿时的朋友,他和我先后回来了。 后来设立了搜狐。 在波士顿,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中国推进文化产业。 他向我介绍认识奥斯卡评委,想在中国开拓电影产业。 回国后,我选择的切入点是介绍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纪录片,前后选了52部纪录片 自己做市场,签约,接广告,和各电视台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在中国,其实最缺乏的是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所以建立产学融合的学院是我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工作。 文化产业在美国被称为娱乐工业可以说美国娱乐工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美国的艺术教育设置在市场需求的中心,他们教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完善,除了艺术上的一技之长外,还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版权意识 中国以前谈文化事业,说“服务政治,服务工农兵”,提到产业化,追加市场理念、费用理念,迎来了文化的迅速发展、大繁荣。 但是说到教育,过去培养艺术家的方法太单一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念还是要进行生产教育的融合,在海纳百川,而且外国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模式落地中国,否则水土不服,更什么也不能照搬外国。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