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01字,读完约10分钟



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实施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事业。 作为荔枝之乡,全区荔枝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目前,从化以荔枝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荔枝产业园建设,2019年,从化区荔枝产业园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园名单。

近日,记者进入从化区荔枝产业园,以此为例,探索广州打算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面对那些困难和问题吗?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线索的?

文/广州日报所有媒体记者何钻通讯员郑辉翠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

数数说

农业产业园

7个产业园种养面积共计17万亩,覆盖11条街道,首要建设实施主体41家。

2019年,广州市被批准建设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居珠三角地区各市之首。

7个产业园预计在2019年和2019年两年投资13亿元,带动周边农户3.9万户。

荔枝收益

荔枝园内种植的荔枝主要有井冈红糯、糯米糍、桂味等品种。 今年的估计平均亩产将达到3000斤到5000斤,亩产将达到12000元到-20000元。

收益石谷

第一年亩产投入600元到800元,收获期可达到亩产1000元左右。

荔枝收益

亩产投入4万到8万元左右,收获时利润可达到亩产20万元左右。

样本焦点

经营农业30年后成为“新农民”

从化区荔枝产业园规划布局为“三区一园一带”,建设范围包括从化区太平镇、温泉镇、街口街和江埔街共4条街道,核心种植面积达5000亩,辐射周边快速发展荔枝面积10万亩。

以广州市从化区荔枝产业园为中心,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企业副总经理李仲辉表示,目前产业园建设已完成70%左右,预计今年内可以全面建成。 届时,荔枝产业园将促进从化区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树木入股未管理的荔枝树上找到管理者

来自化江埔街凤二村,10多年未被管理的30多棵荔枝树于去年年底找到了管理者,最高兴的是荔枝树的主人对标叔叔。

今年59岁的标叔叔是凤二村的村民,他种了60多棵荔枝树,一半在村子里,一半在山上。 “村子里的人保养得好,山里的人保养得不好。”叔叔上了年纪,有三个孩子在村外工作。 去年10月,广州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企业在凤二村率先实施了农户以荔枝果树土地经营权入股快速发展荔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尝试。

叔叔是最先入股的果农,有30多棵果树入股该企业建立的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时间为15年。 企业科学处理果树,收获后,入股农户占收获的25%,村委会占5%,企业占70%。 “以前我们老人做不到。 年轻人不想做。 荔枝长在山上。 有的话。 没有的话。 现在有承包人。 有管理者当然可以。 ”。 叔叔说。

李仲辉告诉记者,除了上述树入股外,产业园还使用多种形式的惠农,首先搬迁土地,向农户支付租金。 接下来在入园打工中,“荔枝栽培所需的人少,但筛选、包装等需要人手,可以委托当地的农家。” 第三,设立广州市从化区省级荔枝产业园联合体,“我们大规模种植相结合,共享新闻和资源,荔枝在哪里卖得好? 有什么好的农药和肥料? 这些消息将被共享。 此外,还将大范围购买廉价农资,以批发价格出售给农户,并提供免费技术培训。 ”。

技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照顾荔枝

江埔街的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是从化区荔枝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园时,像置身公园一样,沿着荔枝树爬上建造的楼梯,就能看到荔枝林。

仔细一看,荔枝树上除了挂着荔枝外,还挂着长长的铁皮石斛。 李仲辉介绍说,在荔枝树上种马口铁不会影响荔枝的生长,可以获得很多利益。 第一年亩产600元到800元,收获期,光石斛,亩产可达1000元左右。

而且,走在荔枝林中间,你会发现有些荔枝树下长出了很多荔枝菌。 被称为岭南菌王的荔枝菌价值很高。 李仲辉表示,种植荔枝菌需要设备、技术和人工,每亩投入4万至8万元左右,收获时利润可达到每亩20万元左右。

另一方面,满院子的荔枝,果树寥寥。 原来,在技术的加持下,整个300亩荔枝博园,生产工人和物流人员只有10个个体。 “过去依赖人,现在依赖技术”李仲辉说,荔枝博园安装了摄像头,气象、温度、水土等资料都是通过技术收集的,温度不够吗? 水分不够吗? 可以远程打开水闸,员工只要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照顾荔枝。

电子商务有商品,不需要为销售而烦恼。

几年前,从化区太平镇西湖村的50多岁的李邵根学开始销售电商。 “干了三十多年的农民,现在才敢说自己是专业的新农民。”

李邵根15岁的时候骑自行车从化去广州卖荔枝,一天可以卖100斤。 “从化荔枝质量很好,但大年有压力,量大价格低,销售困难。 ”。 现在,李邵根坐在家里的合作社里,收购村民的荔枝通过物流运输,多的日子可以卖8万-10万斤。 此外,还有电商零售和微商零售的方法。 李邵根自己拍摄了短片和照片在朋友圈销售,说:“拿出微信的力矩,很简单,有很多转发器,今年大年别担心。 ”。

这些变化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密切相关。 记得李邵根在前两年从化区荔枝产业园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习。 当时,学习了电商零售的销售方法。 我想他反正是为了之前传达和销售多开辟了一条路,所以试着用了一下。 没想到现在能发展得这么快,“在EC零售中我们的利润高出30%”。

进入农业产业园,李邵根接触了很多新技术、新零售的培训。 据悉,将从化荔产业研究院召集产业优秀专家队伍,通过“大专家+土专家”的方法承接人才培训和技术宣传服务,将专业技术带到农田领导岗位。 李仲辉介绍说:“大专家有科学知识,土专家有经验,也有接地气,两者结合教育更适合农民。”

据从化荔产业研究院执行秘书刘锐波介绍,从化荔产业研究院自去年成立至今,共举办了30多次课程,辐射从化区20多个村庄,共培训农户1200人。

基本地考虑

来自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琴

“一地生四金”给了农民多重收入

目前,从化区共有6个产业园,分别以花卉、荔枝、蛋鸡、柑橘、生猪、蔬菜为主导产业。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伟琴指出,这6个产业都是从化区特色农业产业。 她说,作为广州的农业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其天然的特点,但也存在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惠农助农,从化区探索“一地生四金”模式,使农民获得了多重收入。

并且说,目前区内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土地问题的制约;二是财政资金不足;三是科技购买率低。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我们的整体想法是弥补短板、强弱项。 ”邓伟琴表示,将继续寻求省、市的支持,创新活用农业用地政策,适度增加建设用地。 整合各级涉农资金,加强园区内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强化创新意识,支持循环农业、定制农业、“网络+农业”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重复“科技驱动”战术,加强科技、机械装备、新闻化等建设,加快华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宣传转化的目标,建立以高校为依托、与农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和“三农”的快速发展。

邓伟琴表示,区内强调与农户的优势联系,产业园建设“姓农、农业、兴农”大体上建立了农业产业化联合,带动龙头公司、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以身作则,共同快速发展普通农户。 通过签订农产品产销合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配套技术培训等方法与农民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就业、增产、增效、增收,共享现代农业产业园快速发展成果。

其中荔枝产业园在凤二村率先实施的农户以荔枝果树土地经营权入股,探索出的“土地流转租金、入园就业工资、家庭经营现金、股票分红股金”的“一地生产四金”模式使农民获得多重收入。

专家评论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

发挥辐射作用推进更大范围的惠农助农

陈厚彬表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园区道路和服务销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得很好,也开始加工,但现代农业产业园最重要的是“现代”,“现代”的要素之一是科技含量,但目前许多产业园的科技投入还不够 其次,他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建设只能是小范围的惠农,要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惠农就必须在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机制中发挥作用。

陈厚彬认为,要建设真正帮助农业惠农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首先对产业进行分类。 虽然“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园不同”,但是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应该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其次,应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技含量,“以荔枝产业园为例,能否通过科技克服大小年。 依靠科技能否使荔枝质量达到一级果的标准等,产业园如果科技含量不足,产品就没有科技附加值,更别说现代农业产业园了。 ”。

陈厚彬注意到,部分产业园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但合作只停留在个别环节,整体上不寻求科技支撑。 “例如,较少的产业园在生产环节寻求科技支持,省内许多荔枝园仍然低产,质量提高也不够,缺乏精深的加工,无法真正从研发、生产到加工环节投入科技力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

现代农业产业园要实现真正的惠农和助农,关键是如何发挥辐射作用。 陈厚彬建议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共享技术服务平台。 以化荔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荔产业园联合收集农户诉求,为农户集中购买小型农机、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陈厚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体应考虑购买以前农户办不到的共享服务,如高效先进农机共享采用,建立共享服务和技术管理机制,形成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耦合机制。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一棵荔枝树 三种致富“经””

地址:http://www.g3gw.com/new/3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