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8字,读完约4分钟
首都师范大学于6月19日发布了死亡通知。 首都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政法学院教授孙长江同志因病未接受治疗,于年6月19日下午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讣告称,孙长江同志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主要撰稿人和主要定稿者之一,为建立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根据官方简介,孙长江出生于1933年10月,福建晋江人,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先后在二十九军、福建军区永安军区分担任文工队人员、记者、干事。 1952年8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室学习,1955年9月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 1973年4月担任国务院科教组《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辑,1977年5月担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副主任。
1983年1月,孙长江转入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担任中国哲学思想研究室主任。 1994年成立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为首都师大中国哲学学科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年10月离休。
据官方评价,孙长江同志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人师表,待人诚恳,胸怀坦荡,追求真理。 哲人萎靡,风骨永存! 根据家人的愿望,之后的事就简化。
据孙长江生前回忆,1978年是中国的转型期。 1976年,毛主席去世,不久“四人组”被粉碎,将近三年后就是1978年了。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大家都在思考和讨论同样的问题。 中国经济那么穷,怎么办? 中国怎么往前走? 你觉得这个时候谁能挽回这样的局面? 我希望邓小平能出去工作,改变经济。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当时“四人帮”强加给人民的精神桎梏尚未完全冲破,“左”的阴影还笼罩着中国大地,“两个一切”还束缚着许多干部的思想。 如何冲破“思想牢笼”,完善正确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 要处理这个难题,必须选择合适的突破口。
他认为,正是当时错综复杂的民族命运,才导致了有名的篇《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撰写和出版,并在后来得到了全国性的检验真理的大讨论。 这个文案的政治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它的理论意义。
“那个文案,我从头到尾都参与了,所以很惊讶。 ”孙长江说:“一个字一个字地斟酌,也不记得写了多少次。 那一年,胡耀邦亲自审查定稿并出版”。
孙长江40多岁,是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理论小组的组长,胡耀邦主持中央党校的工作。 1977年,胡耀邦是省部级高级干部班,提出工作也要看实践。 但是,当时党校的一些学生误解为检验真理需要实践和毛泽东思想。
“我说,这不行。 如果实践和毛泽东思想矛盾了怎么办? ”。 孙长江,之后在理论研究室主任吴江的组织下,由他起草文章并撰写。 主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好,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写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哲学文案,预定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经中央党校和光明日报协商,决定孙长江合并两篇发行。
1978年5月10日,文案首先在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上发表,第二天,《光明日报》在头版以“特约评论家”的署名全文发表。 随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党报、党刊竞相转载,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孙长江回忆说,“实践”一文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后半生。 对于这个文案的历史功绩,他在回忆录中表示:“这个(真理标准的)讨论绝不是某一个‘秀才’的灵机一动、苦苦思索而引起的。 这场辩论是历史的产物,这篇文案也是历史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