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92字,读完约17分钟
> 北极星水处理网消息:近日,湖南发布了《湖南省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具体如下:
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印发《湖南省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市、州、县、市区委,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和单位:
现将《湖南省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弓浑安生围挡晓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18年9月7日
湖南农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该规划主要确定了全省农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部署了重大项目、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指导各级各部门有序分类推进农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第一个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出发点。站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顺应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谱写新时期湖南农村振兴的新篇章。
第一章是振兴的基础和发展趋势。
1.振兴基金会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实施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耕地红线得到严格保护,农业原料、技术和设备条件大大改善。多年来,我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生猪、油料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居全国前八位。全国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6家和603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
——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登记发证和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农业“三补贴”、“两权”抵押贷款和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123个产业发展加快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扩大,农村资源初步激活,新产业、新形式、新经营方式蓬勃发展。
——城乡总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4.62%。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农民就业收入增长渠道继续扩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农村地区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工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稳步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势头明显增强。五年来,55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率从13.43%下降到3.86%。510,000人被重新安置来帮助穷人。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明显改善。水、电、气、信息建设全面加快。2017年,农村家庭的平均分配能力将达到1.43千伏安,85.6%的村庄将处理生活垃圾。100%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用沥青或水泥道路连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基层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
2.发展趋势
从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我省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从国际角度来看,农村振兴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目前,中国城市化率接近60%,将进入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推进农村振兴的“互联网+农业”战略提供了支撑。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等因素向创新驱动转变,农村发展将进入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些省市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和自身实际,围绕村庄开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经验。从全省来看,湖南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的集约耕作技术经验和农业品种资源,“一带一单元”的战略优势更加明显。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向农村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生态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的需求更加迫切。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业和农村基础差、基础弱、发展滞后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不足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和农村。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缺乏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123产业整合发展深度不够。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村地区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和“0+心态”严重。农村集体经济整体薄弱,农村治理能力和制度亟待加强。巩固消除贫穷成就的长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完善。
综合来看,我省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抓住重点,扩大优势,补短板,强弱势,改革创新,统筹规划,科学推进,促进农业整体升级,农村整体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3.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指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落实优质发展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按照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幸福的总体要求,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和政策体系,以推进农业供给方面的体制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三个百万”工程。积极构建农业和农村智能产业体系,着力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快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的新湖南奠定坚实基础。
4.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管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确保党始终掌握全局,协调各方参与农村工作,为农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坚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优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统一认识,分步实施,优先安排干部,优先满足分配中的因素,优先保证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公共服务,加快完成农业和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始终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全面振兴农村。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整体升级、农村整体进步和农民整体发展,实现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我们要坚决消除体制和机制的弊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城乡互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新型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发展将带动农村的振兴,保护生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使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成为湖南发展的亮丽背景和美丽名片。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我们将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农村振兴。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农村振兴,以人才集聚促进和保障农村振兴,增强农业村自我发展的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村庄差异和发展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落实政策,以身作则,分期推进。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村振兴将取得重要进展,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如期实现。到2022年,生态宜居美丽农村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20%左右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和农村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123个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农业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7: 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继续缩小,收入比降至2.67: 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光纤接入或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生态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左右,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村氛围更加文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部门推进农村振兴的思路和措施已经确立。
6.愿景规划
到2035年,村庄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村庄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具有湖南特色的美丽农村将形成整体。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农村文明达到新的高度,农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到2050年,农村将全面振兴,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湖南画卷将全面展示。
第二章构建新的农村振兴模式。
坚持农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优化农村发展空格局,差异化推进农村振兴,打造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第三章优化农村发展模式空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综合利用生产空房间,合理布局生活空房间,严格保护生态空房间,推进“多学科融合”,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科学布局、协调发展空房间的新格局。
第一节城乡一体化发展空
7.加强空之间的使用控制。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以“一个核心、两个带、三个群体”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以“一圈三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以“一湖三山四水”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注重生态、农业和城镇空与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发展边界三条主线的衔接与协调,推进县市两级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的准确落地,完善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集约、高效、有序地分配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为了培育和发展农业特色和优势产业集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注重发展强度控制,引导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与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8.改善城乡布局结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村庄振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园区经济。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结合、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和小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完善城镇功能,推进村镇建设,促进村镇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充分发挥其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农村文化,保留乡愁记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培育一批人口在3万以上的乡镇和一批人口在2000以上的农村社区。
9.推进城乡统一规划。坚持整体设计、多元调控、功能互补,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布局,形成农村村庄和现代城镇各具特色、齐头并进的城乡发展格局。强化县域土地空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科学布局县村布局、资源利用、设施配置和村庄整治。加强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结合,推进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科学预测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和分布在空之间,合理划定农村规划经济发展区、居住区控制边界和生态控制边界,明确村镇规模和功能,避免随意兼并村庄建设大型社区,违背农民意愿拆除大型建筑。加强乡村景观的整体控制,注重乡村住宅的个性设计,打造立足地方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村庄,避开“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
第二节农村发展的立体布局
10.生产的总利用率空。根据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生产综合利用率等于0+,形成优势明显、类型多样、产出效率高的生产格局空。引导农村产业集约高效发展,逐步融入区域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引导第二产业向重点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顺应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趋势,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会展中心,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物联网感知和移动监控相结合的精细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相对完善的农村产业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
11.生活的合理布局空。在空之间加强人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打造便捷生活圈和完美服务圈。重点加强以乡镇政府站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完善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适当增加旅游、休闲等服务设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资源整合,规划建设村(乡)综合服务平台、体育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公共生活空;支持和改善农村蔬菜市场、快餐店、配送站和电子商务等大众服务,发展一批多功能城市商业中心。
12.严格保护生态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管理总体规划,打造以“一湖三山四水”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保护饮用水源,注重山区地形维护、植被恢复和维护、水系岸线保护。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清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强度,加强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洞庭湖村突出了湘乡的生态特色,体现了水乡的魅力,创造了农田和森林的平原风光。丘陵村落,创造原生态山村风貌;山村充分体现了自然和民族村寨的特色。
第四章差异化推进农村振兴
顺应农村发展的规律和演变趋势,立足发展,着眼阶段任务,把握节奏,准确定位,分阶段、分类别推进农村发展。
第一季度,我们将逐步推进农村振兴。
13.准确地关注阶段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时期,重点是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准确消除贫困,防治污染,加快完成农业现代化的短腿和农村建设的短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将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治理体制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面貌。
14.在示范中起主导作用。城镇化率高、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好、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县市是农村振兴的先锋。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风俗文明和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农村,建设现代农村社区。到2022年,中国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15.促进重点领域稳步发展。洞庭湖和湖南中南部的县市是村庄振兴的主战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产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到2035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基本实现。
16.精确地关注关键领域。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县市是农村振兴的重点地区。凝聚各方力量战胜贫困,为振兴农村打好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传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到2050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如期实现。
主导区:主要指城市化率在80%以上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5万元左右的县市。如果城市和州内的县市不符合这一标准,它们将被列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地区和城市,共计31个。
重点地区:指主导区以外的非贫困县市(包括2016年和2017年脱贫脱帽的14个县市),共62个。
重点地区:37个县市被纳入连片贫困地区,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并享受省扶贫政策比照待遇,但尚未脱贫致富。重点地区县、市、区城镇化率普遍低于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万元。
分步推进农村振兴的分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