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64字,读完约5分钟
> 世界范围内新皇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原有的节奏,也对国内外储能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站在2020年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末,我们可以发现储能在这五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在能源系统改造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显现并得到初步验证。
2020年是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一年。行业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突破市场机制壁垒,建立适合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改变目前“夹缝生存”的局面。
“十三五”:储能进入高速发展期
“十三五”期间,中国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全球储能项目银行不完全统计,2016年底中国已投入运行的储能项目(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蓄热)累计装机容量为24.3千兆瓦,其中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为243兆瓦。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已投产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为32.4兆瓦,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为1709.6兆瓦。4年来,已投入运行的储能项目增加了32%,电化学储能增加了7倍以上。
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虽然有工业发展初期基数小、增长率容易攀升的客观原因,但也有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支持。
首先,储能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为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2020年,接受CNESA调查的主流制造商了解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成本已降至1000 ~ 1500元/千瓦时,进入应用的盈亏平衡点。
第二,国家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了储能发展的热潮。2017年,中国储能产业首次发布了由五部委联合发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随后,地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直接引发了相关地区储能建设和投资的热潮。
第三,大型项目的实施和运行验证了储能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功能和价值。全国累计安装的800多个电化学储能项目证明,合理配置储能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力平衡。这是解决当前电力系统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四,中国储能产业链布局合理,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从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资源回收的相对完整的储能产业链。尽管一些关键环节仍依赖国外技术,但主流技术和前沿技术都已形成,一批领先的储能制造商已培育出具有大规模发展的产业基础。
“十四五”计划:储能将成为能源经济的新增长点
我们了解到,储能已被列入能源发展“十四五计划”、电力“十四五计划”、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计划”和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计划”。有些人直接设立专门的储能课题进行研究。
面向应用,突破现有储能技术发展瓶颈。高安全性、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先进储能技术的主要尺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置的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对调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各省相继出台政策,优先考虑并网发电,增加按比例配置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站的发电小时数。
政策的直接推动作用肯定很大,但要促进长期发展,仍需要考虑一些关键问题。一是储能的有限比例配置是否合理,区域系统的优化配置。二是如何引导储能投资成本,如何将其与电力市场建设相结合,在光储/风储实现平价上网之前获得合理的市场收益。第三是如何防止坏硬币挤走好硬币,安装低质量的储能系统以降低成本,以及防止储能资源在闲置时没有形成市场闭环而没有得到适当利用。
2019年,江苏、河南、湖南电网侧储能项目将陆续投产,示范和验证电网侧储能在启停调峰、跨省调峰、调频、精确切负荷、需求响应等方面的应用,并在安全和系统运行效率方面获得初步认可。“十四五”期间,是我国输配电价格核算的第二个监管周期。在新的监管周期下,网侧储能是否会有新的发展机遇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价格评估机制、科学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是电网侧储能重启的条件,也是电网侧储能商业化的关键。
以调频为代表的辅助服务市场是目前中国储能行业最具商业价值的应用领域。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中国辅助服务行业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容量为270.3兆瓦,占市场份额的15.8%。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增加,对峰值交换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成本也将相应增加。中国现有的辅助服务市场是基于发电企业之间的“零和博弈”。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传导机制,进一步深化辅助服务市场。
新基础设施、新应用、新市场。最近,中央政府提议增加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物资的投资,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和其他新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5G基站的能耗急剧增加,需要一个高能量密度的小型化能量存储系统来支持。锂电池已成为5G基站备用电源的首选技术。自2020年以来,中国塔一直在招标购买磷酸铁锂电池。3月初,中国移动还发布了1.95 GWH磷酸铁锂电池的采购订单。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安装还可以通过峰谷分时电价降低电费,避免商业用电扩张,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业内人士认为,在通信领域,锂取代铅酸的时机已经到来。
(作者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由本报记者陈欢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