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8字,读完约6分钟
据媒体报道,王岐山在最近的金融机构高层会议上愤怒地指出:“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上层阶级,都是近90%的百万富翁,借1亿元人民币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的私人回扣。月薪5000元,奖金4万或5万。这是哪一个?已经够黑了,太黑了。”
那么,中国金融业到底有多黑暗?《九歌》向你展示了来自银行的证券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和信托,让你看看它们有多黑。
1.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庞氏骗局
早在2012年,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钢就表示,我们必须警惕“影子银行”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理财产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庞氏骗局”。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庞氏骗局。在某些情况下,一旦投资者失去信心,减少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种套票行为就会停止。”小刚说。
肖钢警告称,短期理财产品与长期投资项目的支持期不匹配,一些理财产品与任何投资项目都没有关联,可能依赖销售新产品来偿还本金和利息,以避免流动性收缩。
据报道,在五年内,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已经从几百种增加到2万多种。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银行可以绕过信贷限制,投资房地产行业,因此投资者可以获得比存款更高的回报率。
虽然理财产品的风险明显高于储蓄,但大多数投资者认为银行可以秘密担保,银行会利用大量分支机构来推广这些产品。肖钢认为,投资者的运气可能会促使银行从风险底线上撤退。
肖钢警告称:“理财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可能会对正规银行的声誉产生严重影响,因为许多投资者坚信,银行不会倒闭,他们总能拿到自己的钱。”
然而,投资者应该知道,许多银行经营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不够透明。
2.基金和证券行业的“老鼠仓库”经常出现
鼠标仓是指基金和证券从业者在用公款抬高股价之前,用自己的个人资金平仓,在用公款抬高仓位之后,自己的个人仓位率先卖出并获利。
由于基金和证券从业人员具有内在的信息优势,证券市场中的鼠仓行为就像打牌时看到对方的牌,随意作弊,不仅违反了职业经理人诚信的一般原则,而且存在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有犯罪嫌疑。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等同于欺诈,甚至可以等同于腐败和盗窃,它公开窃取了投资者的财富,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在中国股市,鼠仓的主导作用一直在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银行家时代”,老鼠仓的主角主要是经纪人员。结果,这些玩鼠仓的人赚了很多钱,而许多经纪人却得到了空.的报酬进入本世纪后,公共基金已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参与者,基金经理已成为鼠仓的重灾区。然而,直到2007年,对尚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健的调查才正式揭开了冰山一角。除公共基金外,私募基金、经纪资产管理、经纪保险、经纪自营、保险基金、上市公司大股东、大型热钱等。,其实还藏了很多老鼠仓库。
3.投资银行过度包装以欺骗投资者
一些ipo项目过去令人眼花缭乱,但疯狂之后,业绩与发行价格严重不符。最终,股价从“破”到暴跌,再也没有好转,变成了“无奈的斗”。赞助商可以说是促成了这一趋势,这一趋势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在僵尸股票中,有许多因投资银行过度包装或尽职调查不力而导致的金融欺诈案件。
如2011年年中,荣盛超微因违规挪用募集资金,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在荣盛超微受到深交所处罚的当天,荣盛超微上市保荐人王立祥、招商局证券的许帅未能尽职尽责,及时发现并制止上述公司违规行为,未能督促公司整改。谈到帅慧,他赞助的三家公司——南京港、海鸥卫浴和荣盛超微——的净利润从2007年到2009年大幅下降。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过度包装和不负责任的审查是极其有害的,如果投资者不小心的话,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破产。
4.保险业的“潜规则”:误导消费者
“如果你听说一个推销员对人寿保险和银行保险产品有很多承诺,那么你应该注意。”一位银行经理说:“现在市场不太好。许多银行保险产品在推荐时会夸大其好处。他们向您介绍的保证和好处可能让他们很难找到具体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大多被夸大了。”
这位要求匿名的银行大堂经理提醒说,“人寿保险的主要问题是误导。”
今年2月23日,央视也曝光了保险行业的误导现象。央视报道称,江苏保险消费者林状告阳光人寿保险公司,该公司拒绝支付大病保险,并获得了12万元的大病保险基本保险金。
但事后,林先生突然发现,阳光人寿12万元的双份寿险也被终止。本阳光人寿保险单上确实记载了林先生的终身寿险,一年保费6000元,基本保险金额12万元;大病保险预交保费为0元,但保险金额也是12万。两笔担保的总额为24万元。
林的律师表示,保险公司在支付了大病保险赔款后终止投保人的人寿保险是错误的。如果保险公司必须将人寿保险和大病保险并联,那么保险公司口头或书面表达的人寿保险可被视为一种欺骗。
对此,保险法律专家指出,虽然阳光人寿的合同条款在保单的醒目位置使用了带有明显误导嫌疑的描述方法,但正确的操作模式却是用冗长晦涩的详细条款来描述的。一份合同,有两种不同的含义表达方式,其秘密在于醒目而简单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从而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误导消费者。
5.神话的信托刚性支付已经不复存在,庞氏骗局显而易见
不久前,著名金融作家叶檀发表了《庞氏骗局》。文章称,神话的信托刚性支付已经不复存在,庞氏骗局显而易见。
杭州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业务负责人解释说,信托公司销售的非标准资金池理财产品与银行的相关产品非常相似。所谓的基金池就是把投资者的钱集中起来,投资于一些项目,这些基金和项目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投资项目可能是一年、两年等长期项目,而筹集到的资金可能只有三个月、六个月的期限,因此产生了所谓的“期限错配”。去年6月,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这是由大量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造成的。“将一个为期一年的投资项目分成四个为期三个月的投资产品,人为地放大了流动性风险。”
此外,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热衷于资金池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即“掩盖”其他集合信托产品的“底部”,这也叫“集资支付”。例如,一家信托公司通过发行两个资金池产品筹集了约200亿元,信托公司将在其中分配相当比例的现金,这不仅可以应付开放日的赎回,还可以留出头寸来支付其他风险项目。信任似乎正滑入高收益庞氏骗局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