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4字,读完约4分钟

张馨

任何东西都需要水流来滋润,但是如果水流失去控制,超载变成洪水,就会对大坝和生态造成威胁。显然,有必要进行预分流和排水,并采取必要的“切断”措施。

最近,a股市场交易活跃,投资热情被激发。然而,与此同时,场外“灰色”资金配置卷土重来,大多数平台甚至主张为“新手”提供1-10倍的杠杆资金。令人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对场外融资的态度是“率先”:7月8日,证监会集中曝光了258个场外融资平台,并表示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从严惩处;7月11日,中国保监会强调:“要加强资本流动监管,规范跨市场资本交易和业务合作,严格禁止银行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融资,严格查处乱杠杆和投机行为。”我认为,为了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两个监管部门及时从交易方和资本方切断场外资金配置的“趋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场外“灰色”配资扰动A股生态 监管部门合力治理降低市场风险

首先,场外“灰色”筹资行为透支了投融资能力,损害了a股市场发展的基础。

2015年,市场之外的非法融资出现了一波躁动。当时,在杠杆基金迅速涌入的背景下,上证综指在半年内上涨了近60%;当市场意识到透支风险时,杠杆率异常高的场外配置很快就消失了。在当时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巨大打击的“1000股限额”中,场外杠杆基金承担了相当大的责任。

此后,a股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这不仅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使投资者难以实现他们的财富感。

去年以来,通过深化改革,a股市场实现了设立科技板块和试点登记制度、全面改革新三板、创业板“股票+增值”登记制度,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可以说,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繁荣,这也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因此,有必要提前预警,事后严惩,以保持资金的健康稳定。

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所强调的那样——“保持风险底线”。稳定是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监管部门今年出台措施,支持银行和保险机构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的本质是通过资本市场传递给实体经济,不允许“脱离现实,走向空虚”。

近年来,银行业和保险业资本流动的“去现实化”一直是监管部门打击的重点,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年疫情爆发、全球经济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需要金融支持。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部署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为企业创造合理利润,推动金融体系全年为企业创造1.5万亿元的合理利润,中央银行和中国保监会也相继实施。

场外“灰色”配资扰动A股生态 监管部门合力治理降低市场风险

此外,银行资产管理基金和保险基金进入a股市场的目标是增加对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其核心是通过a股市场引导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然而,通过非市场配置挪用银行保险机构资金的意图是投机行为,其效果是影响市场资金的稳定,这显然违背了银行保险资金的初衷。

第三,a股市场进一步完善了打击场外集资的法律供给,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根据新证券法,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属于证券公司的专有业务,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未取得相应证券业务资格从事场外融资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构成非法证券业务活动,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会议纪要》,在强调场外融资违法性的基础上,明确了场外融资合同为无效合同,场外融资参与者将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和责任。

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来看,场外融资的非法性现在更加明显,监管干预的时机和力度也比2015年更强。权威、高效的资本市场执法体系具有维护市场秩序的能力,也使资本市场更加清晰。

笔者认为,a股市场内涵丰富,机制复杂,连接着投融资的两端,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财富增长。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投资和融资双方主体的诚信、审慎和保持风险底线。稳定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a股市场发展的最简单原因。

来源:国土报中文版

标题:场外“灰色”配资扰动A股生态 监管部门合力治理降低市场风险

地址:http://www.g3gw.com/new/3315.html